您现在的位置:智慧城市网>智慧交通网>技术列表>守护雾天行车安全!2024版新标发布,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检测技术全面升级

守护雾天行车安全!2024版新标发布,巍泰技术毫米波雷达检测技术全面升级

2024年12月26日 15:43:32 人气: 89 来源: 巍泰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日前,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提出并归口的行业标准 JT/T 1032—2024 《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正式发布,用于代替 JT/T 1032—2016 《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并于 2025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

其中,JT/T 1032—2024 对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发光显示组件车辆检测范围及其实验方法做了修改。

2016-检测范围.png

JT/T 1032—2016 车辆检测范围

 

2024-检测范围.png

JT/T 1032—2024 车辆检测范围

JT/T 1032—2024 修改了发光显示组件车辆检测范围:诱导装置应能够检测出通过的车辆,检测距离不小于 25m。

2016-试验方法.png

JT/T 1032—2016 车辆检测范围的试验方法

 

2024-试验方法.png

JT/T 1032—2024 车辆检测范围的试验方法

JT/T 1032—2024 修改了发光显示组件车辆检测范围实验方法:将诱导装置设置在与车辆行驶方向外侧距离 1m 处,启动车辆检测功能,当车辆以 40km/h~60km/h 速度通过诱导装置检测断面时,诱导装置均应点亮红色预警灯响应;将诱导装置设置在与车辆行驶方向外侧距离 25m 处,进行与距离 1m 处相同的检测实验。

针对这一新标准,巍泰技术(武汉)有限公司对 WTR-563 与 WTR-562-X 两款雾区车辆检测雷达进行了多次反复检测实验。

城市道路检测实验现场.png

道路检测实验现场

 

WTR-563 检测实验数据.png

WTR-563 检测实验数据

 

WTR-562-X 检测实验数据.png

WTR-562-X 检测实验数据

通过检测数据验证:巍泰技术 WTR-563 与 WTR-562-X 两款雾区车辆检测雷达均可满足 JT/T 1032—2024 标准「检测距离不小于 25m」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WTR-563 与 WTR-562-X 两款雾区车辆检测雷达不仅满足新标准的检测距离要求,巍泰技术还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的性能,通过采用信号处理算法和增强的雷达探测技术,使得 WTR-563 与 WTR-562-X 两款雷达在抗干扰能力、功能多样性以及功耗成本上均有了显著优化。目前,这两款雷达均已成功实现大规模量产,并顺利进入批量出货阶段。

1、抗干扰能力更强:巍泰技术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雷达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高温、低温、潮湿等环境,以确保 WTR-563 与 WTR-562-X 在长期使用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即使在低能见度的雾天条件下,这两款雷达也能准确、迅速地检测到行驶中的车辆,并及时触发诱导装置的红色预警灯,为驾驶员提供清晰、有效的安全警示。

2、检测功能更多样:除了检测动态车辆目标外,WTR-563 还可对静态车辆目标进行准确探测,并有效提取静止车辆信息,辅助进行当前路端事件判断,如交通拥堵、车辆违法、车辆追尾等。

3、功耗、成本更低:巍泰技术通过引入休眠模式,优化雷达天线、系统结构等硬件设计,采用新型低功耗工艺与元器件,提高信号处理效率等方式降低 WTR-562-X 静态与动态功耗,使其功耗不高于 0.15W(12V@12.5mA),满足太阳能供电需求。此外,低频段方案叠加射频天线工艺、硬件设计的升级,也使得 WTR-562-X 实现极低的成本突破,可替代红外对射传感器。

随着 JT/T 1032—2024 标准的正式实施,WTR-563 与 WTR-562-X 两款雾区车辆检测雷达将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成为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领域的优选产品。同时,巍泰技术也会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共同推动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的普及和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afzhan@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城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慧城市网,https://www.af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