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赛事主办方相关人员表示,此次比赛分为三个阶段,选手首先选择成都市范围内的路口作为模拟优化对象,提交优化方案,由专家评分。随后会对其交通管理相关知识、国家标准和行业知识进行考察。最后,对前两个阶段成绩优秀的选手进行优化方案现场答辩评比。本次赛事中,来自成都市各区(市)县上的百名参赛选手汇聚一堂,针对辖区各路段现实交通“痛点”问题进行交通优化,角逐最终桂冠。此外,比赛中的优秀方案将为成都市交通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交通的治理不只是“纸上谈兵”,方案如何落地也是此次比赛关注的焦点。“我们会和大家共同讨论方案在实际交通管理的如何应用。”大赛评委孙湛博教授表示,此次参赛选手均是一线交通工作人员,所以他们提供的方案都更专业,更“接地气”。
据介绍,此次大赛旨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持续降低城市拥堵指数,不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为从事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的职工们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并推动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技术在全市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为城市交通管理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赛优化方案选登:
成都交投智慧交通集团配时优化团队与交警部门深度融合,提出“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中心、分中心两级管控”理念,创造性地建立起“1+6+N”工作机制即:以市交管局信控中心为核心,6个交警分局信控分中心为基石,N个外部专业咨询团队或者科研院所、专家团队为支撑,通过“设施管理民警-信控中心路长-分控中心辖区长”三级挂靠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本土交通治理的“多面手”,最近打造的《顺江路一线早高峰“倍数关系”信号周期策略配时优化案例》,更是作为此次大赛前期中心城区重点工作。
车流汇聚与溢出
顺江路的早高峰交通解谜
顺江路位于九眼桥以东,东西走向,连接一环路和二环路,交通高峰期车流量大,呈潮汐特征。该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设有四个公交站,涉及六条公交线路。
滨江东路与星桥街交叉口东进口承接来自三个方向的车流,工作日早高峰时车流汇聚快、流量大,是重要的信号控制节点。信号控制采用双向协调放行模式,覆盖从滨江东路到顺江路与空军医院交叉口的路段。
早高峰期间,顺江路由东向西的进城车流量约为出城车流量的两倍,导致进城方向交通严重拥堵。在早高峰8:15至8:45之间,隧道主道承载了顺江路60%的进城车流,辅道则承载了40%的南向车流。这种情况下,东进口车道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导致车流溢出至上游路口。
此外,顺江路上有两座公交站,其中九眼桥公交东站在早高峰期间共停靠了53次,占用了车道时间约14.5分钟,进一步加剧了拥堵。与此同时,树基幼儿园和空军医院两个路口在早高峰时段的车流溢出率分别达到了26%和8.6%,造成了通行秩序的混乱。
更为严重的是,滨江东路与星桥街交叉口至空军医院交叉口的进城方向路段,车辆排行现象极为普遍。排队长度占据了路段空间的95.8%,显示整体交通状况堪忧。
为了有效缓解顺江路的交通拥堵问题,成都交投智慧交通集团信号配时优化团队提出了一项详细的优化方案。该方案在早高峰期间对四个灯控信号路口重新划分为两个具有协调关系的小信控子区。
首先,子区一增加节点灯控路口信号周期,加大东进口机动车的绿信比并调整相位差。滨江东路与星桥街交叉口的信号周期和绿信比进行了调整,以满足高饱和状态下的东进口进城车流需求。星桥街相位较树基幼儿园提前25秒启动,减少顺江路与树基幼儿园交叉口车辆的二次停车时间。同时,星桥街还增加了北向西一环路东五段的车辆放行效率的相位,提高隧道内东向西进城车辆的通行效率。
其次,子区二内顺江路与树基幼儿园交叉口和滨江东路与星桥街交叉口的信号周期同步增加,调整为子区一的一半,加快信号转换效率,同时与子区一形成倍数关系,确保信号协调。并采用“大、小”信号周期模式。通过“大”信号周期内北左转+行人相位的绿灯时长,控制东进口进城车流进入隧道的总量,防止下游路口通行效率低而导致车流溢出;当“小”信号周期的东进口进城车辆再次放行时,下游路段已清空,能够有效承接车流,避免溢流问题。
通过上述优化措施,顺江路与树基幼儿园和空军医院交叉口溢流率约降低9%,滨江东路与星桥街交叉口至顺江路与空军医院交叉口由东向西进城协调路段排队长度空间占比约降低30%。
经互联网数据对比,四个灯控信号路口的配时方案得到了显著改善,优化后早高峰时段路段拥堵指数下降,运行速度提升,有效缓解了顺江路的交通拥堵问题。
信号配时优化团队以卓越的专业能力,通过节点灯控路口的信号配时优化,成功缓解了顺江路的交通拥堵。他们通过增加拥堵进口的绿信比,并设置优先放行相位,显著提升了东向西进城方向车辆的通行时长和效率,从而有效减少了因过度拥堵引发的溢流问题。
此外,据了解,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西南研究院暨(四川济安公司)作为龙泉驿区招引产学研机构协助支持龙泉驿交警参与本次比赛活动,在双方团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下,在技术方案评比环节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参赛方案遴选了龙泉驿区交通组织相对较难、通行效率偏低的龙泉驿公园路与新驿北街复杂的片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挖掘通行空间、车道移位调整、固化通行冲突,中置停车泊位,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干扰等最新交通治理理念,构建片区有效的交通循环能力;区域平均延误由从原来52.42秒到降低到33.11秒,平均通勤速度由12.67Km/h提高到15.69Km/h,显著提升片区交通通行品质和效率。